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积极提升运行质效、构建智慧物流体系——
走进位于陕西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现场一片繁忙:装卸车往来穿梭,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根根崭新的汽车车桥被快速、精准装进集装箱,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
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数字引擎、数据联通提升运输效率,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以高效便捷的经贸往来、日益加深的人文交流助力互联互通,在亚欧大陆架起双向奔赴的 " 黄金通道 "。
陆海内外联动,国际贸易频创新高
一列列班列宛如 " 钢铁丝带 ",将中国与数十个欧亚国家紧密相连。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重要合作成果之一,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至今年 2 月底已累计集结转运货物超 15 万吨,成为推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哈(西安)商贸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杰是一位能流利说中文的哈萨克斯坦人。说起中哈两国贸易变化,他感触颇深:"2017 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物流贸易行业。如今的物流量和班列发车频次相比过去增长数倍,从速度到贸易额都实现了飞跃。"
" 今年,我们已接到 4 万多台洗碗机订单,生产计划排到了 6 月。" 指着高速运转的生产线,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钊介绍,自 2022 年以来,康佳集团通过中欧班列(西安)发运的白色家电比例逐年提高,截至 3 月 18 日已累计出口洗衣机、洗碗机、冰箱等产品 21.5 万台。
国际贸易频创新高,离不开中欧班列(西安)越织越密的全球物流网络、运行质效的不断提升。西安克米克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向南对物流效率的变化深有体会:" 过去运送货物,从浙江走海运到欧洲需要 40 多天,如今通过‘西安港 + 跨里海’线路,15 天就能抵达。它不仅有效解决了仓储和运输时效等问题,还帮我们把合作客户数量从 15 家增加到 43 家。"
" 陆海内外联动 " 模式,正是中欧班列提升国际贸易效率的关键。目前,西安国际港站与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开通 6 条铁海联运班列,实现货物 " 一站式 " 转运至内陆枢纽,并通过 18 条国际干线辐射欧亚。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运输时效由原来的 15 — 23 天缩短至 11 天左右。截至 2024 年年底,累计开行跨里海班列 292 列。
西安铁路局西安铁路物流中心国际港营业室值班主任刘顺利说,今年以来,西安国际港站多次刷新该站中欧班列日装车纪录,单日装车最高达 1314 车。2 月 28 日,西安国际港站开行中欧班列 24 列,平均一小时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发出或抵达,创该站单日到发中欧班列最高纪录。
数据互联互通,运输效率加速提升
" 以前每趟班列抵达边境口岸后,都需要人工审核厚厚的纸质单证,现在通过数字化平台,中哈铁路、海关数据无缝衔接,集装箱‘即到即办’,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匹配运力!" 中哈(西安)商贸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蒋昊辰拿出手机,屏幕上实时显示集装箱的电子仓单和货物信息。
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关键单据信息通过云端即时共享——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与西安国际港站集装箱装卸场区实现实时联动,构建起集装箱 " 即到即办 " 的调度体系,进一步压缩了通关查验、口岸换装、审批等环节的时间。
" 我们的口岸换装时效从过去的 3 到 4 天缩短至 3 小时内。不仅如此,货物装箱、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企业拓展更多业务创造了条件。" 西安普菲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想说,公司 2024 年发往中亚的货柜从 1200 柜增长至 4000 柜,公司还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设立了办事处,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介绍,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正在建设中,建成后,该物流场站将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形成 " 枢纽对枢纽 " 通道升级,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此外,西安港还将推进阿塞拜疆巴库物流场站项目建设,助力跨里海班列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中欧班列(西安)全方位提质增速的背景下,国际货运网络也迎来新突破。今年 1 月 1 日零时,西安港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合作开行了首列西安到塔什干的快速班列,运行时间从 8 到 10 天压缩至 5 到 6 天,不少货主惊喜地发现,这一运输方式的成本只有空运的 1/3。凭借 " 发运时效快,客户体验好 " 的优势,该班列不断赢得市场认可,已基本实现常态化开行。
人文交流密切,携手续写丝路故事
随着共建 " 一带一路 " 合作走深走实,西安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现在走在西安街头遇见老乡已经不稀奇了。"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企业家苏鲁笑着说。在西安生活多年的她,现任西安铁达康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的飞速发展,公司业务迅猛扩展,去年还在青岛设立了第二家分公司。" 下一步,苏鲁计划复制在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创业经验,在中国更多城市设立分公司。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以下简称 " 爱菊集团 ")在哈萨克斯坦建成了年 86 万吨油脂、面粉、挂面、饲料加工生产线,年 60 万吨小麦包装与装箱生产线、年 100 万吨物流能力铁路专用线。集团在当地签订了 150 万亩 " 订单农业 " 协议。
" 这袋面粉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轨迹。" 现就读于西安文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哈萨克斯坦青年木扶光说。自 2017 年 4 月她的母亲在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工作以来,家里生活逐渐宽裕。这在木扶光心中悄然播下 " 到中国去看看 " 的种子。
2024 年 9 月,木扶光如愿来到西安。" 到西安的第一天,我就觉得仿佛到了家,这里城市干净,民风淳朴。" 经过一段时间的求学和生活,木扶光接触到更多中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
为助力更多哈萨克斯坦员工子女赴华留学,爱菊集团专门制定了支持计划,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并安排技能培训。爱菊集团已组织 15 人次哈萨克斯坦员工赴陕西参观学习交流。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双方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 年 04 月 10 日 03 版)
(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上一篇:小红书母婴笔记发布全攻略
下一篇: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确权策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