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创下上市年度首亏后何解?赣锋锂业主动披露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文学
  • 2025-04-09 22:51:04
  • 18

赣锋锂业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年来加速构建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锂资源龙头赣锋锂业(002460.SZ)4月9日晚间披露,公司围绕固态电池核心环节展开深度研发,在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及商业化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

赣锋锂业在公告中具体提及,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在技术突破上,赣锋锂业称,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芯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全球首款 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同时硅基负极同步推进,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50Wh/kg技术储备达行业顶尖水平,满足不同场景对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差异化需求。

针对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经济与高端装备领域,赣锋锂业称,公司融合圆柱封装与高比能电池技术,开发21700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覆盖330-400Wh/kg,兼具高比能与结构稳定性,为轻量化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在商业化进程上,赣锋锂业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在低空经济领域,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在消费电子领域,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取得新突破,并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赣锋锂业在此前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也着重提及,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锂价低迷之际,赣锋锂业近年来布局加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的能力。公司3月底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过去的2024年,赣锋锂业营收为189.06 亿元,同比下降4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4亿元,同比下降141.93%。这也是该公司自上市以来创下的首份年度亏损。

赣锋锂业同日披露,公司拟授权回购数量不超过公司已发行H股股份的10%及已发行A股股份的10%。如该议案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结合经营情况、资本市场情况和内部制度管理要求,在必要情况下适时开展授权事项,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固态电池的“军备竞赛” 已经激烈打响,国内外众多电池制造商和主机厂纷纷投入研发。

固态电池工作原理与目前主流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似,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等,其核心在于将液态电池的电解液与隔膜替换成固态电解质,实现不用或者少用隔膜及电解液。

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不过,尽管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的终极形态,但这项技术目前仍面临电解质材料成本高、界面阻抗大、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等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3月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论坛上预测,目前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开始的时间为2027-2028年,以实现电池比能量400Wh/kg为目标;2030-2035年,500Wh/kg也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有话要说...